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3篇
农学   55篇
  9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58篇
植物保护   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7 毫秒
91.
为探究大豆孢囊线虫(SCN)即墨群体和莒县群体的生理小种类型及其对烟草的寄生性,采用杯栽试验和孢囊定量接种方法,测定2个SCN群体在5个大豆品种(4个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和1个感病对照品种Lee)和6个烟草品种上的繁殖和侵染情况。结果发现,SCN即墨群体在5个大豆品种上的繁殖系数(Rf=Pf/Pi)为1.88(0.05~9.03),在感病对照品种Lee上Rf高达9.03;在6个烟草品种上的Rf为0.01(0.00~0.04)。SCN莒县群体在5个大豆品种上的Rf为1.23(0.05~5.28),在感病对照品种Lee上Rf高达5.28;在6个烟草品种上的Rf为0.16(0.00~0.65)。研究表明,SCN即墨和莒县群体分别属于3号和6号生理小种,系这2个小种在山东省的首次发现。SCN即墨群体对6个烟草品种几乎均无寄生性,而莒县群体则对部分烟草品种(云烟85和NC95)有一定寄生性。  相似文献   
92.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大豆生产上,危害最大且发生最普遍的病害,对大豆产量影响极大。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介绍了我国大豆胞囊线虫抗源筛选及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3.
种子处理诱导大豆抗胞囊线虫病的生防细菌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研究了简单芽孢杆菌Bacillussimplex包衣处理大豆种子,诱导大豆植株抗胞囊线虫的侵染。采用温室盆栽试验,对研究室通过2年田间试验筛选出的3株生防细菌进行复筛,获得最优菌株Sneb545;为了阐明其作用方式,设计了裂根试验验证菌株Sneb545诱导大豆产生抗胞囊线虫的能力,并对菌株Sneb545进行种水平鉴定。结果表明,菌株Sneb545处理种子后可以诱导苗期大豆对第一代胞囊线虫产生明显的抗性,线虫入侵总数显著降低,较对照降低72.63%,胞囊抑制率达70.63%;裂根试验结果证明,菌株Sneb545能够诱导大豆对胞囊线虫产生很强的抗性,菌株Sneb545在挑战根系中接种后,应答根系中胞囊线虫入侵量降低51.27%,土壤中胞囊减少65.82%;经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试验测定及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简单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94.
燕麦孢囊线虫在河北冬麦区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河北省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在自然环境下的侵染与发育特点,于2009-2012年分别采用漂浮法、浅盘法和酸性品红染色法在3个不同区域对土壤中孢囊和2龄幼虫(J2)以及根系内线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孢囊内卵的发育动态进行检测.在土壤中除6月上中旬未检测到J2外,周年均分离到J2.冬前J2出现小高峰,种群密度为12.3 ~18.6条/100mL土样;在4月上中旬J2大量发生,种群密度为52 ~ 65条/100 mL土样.冬前J2侵入小麦后能够发育至3龄幼虫,3龄幼虫发生高峰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4龄幼虫的发生高峰在5月中下旬,白雌虫形成高峰期在5月下旬,且1年后孢囊内卵孵化率达到86.5%.研究表明,燕麦孢囊线虫在河北省小麦上1年发生1代,关键侵染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  相似文献   
95.
为明确不同土壤质地对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发生危害的影响,分别测试了6种土壤质地中禾谷孢囊线虫的侵染、发育及其种群动态。结果显示:在整个小麦生长季,不同土质中禾谷孢囊线虫2龄幼虫(J2)的种群变化趋势一致。冬前土壤中少量线虫孵化,11月下旬各种土质中J2种群密度达到10.8~14.2条/100 mL土壤;4月初为J2发生高峰期,其种群密度为54.6~77.1条/100 mL土壤,且土壤中含壤土比例越高J2数量越大;J2在壤土与砂土比为6:1和1:0土壤中侵入根系的数量最多,单株根系J2数量为672.7~685.0条,且土壤中砂土比例越大J2侵入数量越少,相应地根系内3龄幼虫和形成的孢囊数量也越少;不同土质中不同时期孢囊内虫口减退率不同,但在生长季末不同土质中孢囊内虫口总减退率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土质对孢囊内虫口减退率无影响,土质沙性越大越不利于禾谷孢囊线虫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96.
2011年,从广西龙胜梯田的水稻根系和稻田土壤中分离到一种孢囊线虫。该线虫形态特征与已报道的旱稻孢囊线虫(Heterodera elachista)相符,其rDNA-ITS序列与GenBank中旱稻孢囊线虫的rDNA-ITS序列相似性为97.7%~99.3%。rDNA-ITS分子发育树表明该线虫与旱稻孢囊线虫以100%的置信度及较小的遗传距离形成一个单系,据此将该线虫鉴定为旱稻孢囊线虫。进一步对本研究获得的10条旱稻孢囊线虫rDNA-ITS区序列及Tanha Maafi等报道的1条旱稻孢囊线虫rDNA-ITS序列(AF498391)的酶切位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AluⅠ、AvaⅠ、MvaⅠ和RsaⅠ4个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在11条序列中完全一致,而Bsh1236Ⅰ、BsuRⅠ和CfoⅠ3种酶的酶切位点存在变异,其中Bsh1236Ⅰ和BsuRⅠ有2种变异型,CfoⅠ则有3种变异型,表明旱稻孢囊线虫的rDNA-ITS序列存在DNA异质性。  相似文献   
97.
 本研究利用微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原理,研发了生物种衣剂SN101,并进行了田间试验,旨在解决大豆胞囊线虫病问题。采用自主筛选的对线虫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巨大芽孢杆菌Sneb482、简单芽孢杆菌Sneb545和费氏中华根瘤菌Sneb183菌株进行多菌株复配,通过对大豆种子发芽能力的检测试验,验证种衣剂的复配比例及对寄主植物的安全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种衣剂SN101对大豆出苗无影响,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效(46.51%)显著高于商品种衣剂对照(重茬丹,主要成分为BFA生物制剂20%)和空白对照,对大豆株高、产量亦有明显的促生和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98.
不同温度对燕麦孢囊线虫田间群体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明确不同温度经历燕麦孢囊线虫的孵化特点,分别于10月初小麦播种时和土壤结冻前即12月底采集大量燕麦抱囊线虫孢囊,在室内离体条件下分别测试不同温度对其孵化的影响。小麦播种时采集的燕麦孢囊线虫经5℃恒温处理的孵化高峰期为处理后第10~12周,比15℃恒温处理推迟了约4周;前期置于5℃培养,然后再转至15℃处理的孢囊,5℃处理时间越长,孵化高峰期越滞后;此外,随着5℃低温处理时间的增加,其总孵化率具有增加的趋势。12月底采集的孢囊在5—30℃条件下均有孵化,其最佳孵化温度为20℃,在此温度下其总孵化率最高,且孵化期最短;25℃以上高温对卵的孵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
Paul  H.  van Deelen  J. E. M.  Henken  B.  de Bock  Th. S. M.  Lange  W.  Krens  F. A. 《Euphytica》1990,48(2):153-157
Summary Hairy roots, induced by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were obtained of nematode susceptible beet plants (Beta vulgaris) and of the nematode resistant alien monotelosomic addition AN5, carrying a telosome from B. patellaris. The additional telosome was found to be stably present in vitro in the roots of AN5. The hairy root cultures were inoculated with larvae of the beet cyst nematode Heterodera schachtii. On the root culture of AN5 significantly less cysts developed than on the other root culture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sistance to the beet cyst nematode is expressed in the roots after transformation and can be monitored under in vitro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00.
W. Heijbroek 《Euphytica》1977,26(2):257-262
Summary Within Beta vulgaris and B. maritima origins some partial resistance to beet cyst eelworm was found which could be raised to a very limited extent by selection. However after the second backcross to commercial sugar beet varieties and successive selection of the inbreds this resistance was lost.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in the rootsystem of resistant plants as much nematodes penetrate and develop as in susceptible ones but the ratio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is different. It was therefore quite probable that this resistance is polyfactorial and merely recess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